您的位置:主页 > 广告观点 > 正文

当大公司用广告谈论价值观,能否扭转这世界的种种偏见?

来源:互联网 编辑:好传媒网 更新时间:2018-04-12 10:49 字体:
  

  摘要:广告从诞生以来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在过去,品牌们会以“投资回报率”来衡量来定义一个广告营销战役的好坏。但如今,经过大公司背书,利用其积累的社会影响力而传播的价值观,或许可以在商业世界之外推动社会进步。

  “你今年多大了?”

  娱乐明星林志玲、高圆圆、何穗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自己因年龄而受过的压力。尽管这些精心包装过的明星故事,看上去离你有点距离,但还是能多少反映出眼下社会一个让人沮丧的现实——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女性年龄焦虑。

  【OLAY无惧年龄:林志玲】

  当护肤品牌OLAY把今年妇女节广告战役(campaign)的口号定为“无惧年龄,我有故事”时,不少品牌仍然在期待制造起一场关于女性的购物狂欢。

  在广告文案中,他们把女性地位的提升,扭曲成“要all in的斩男色口红”“从xxx包包中获得了勇气”来刺激消费欲望,并且用“女神节”“女王节”“仙女节”这样偷换概念的方式,轻巧讨好惧怕衰老的女性们,而不去谈论真正的女性权利。

  引发消费欲望无可厚非。但是眼下已经有更多的品牌开始进行更多关于立场的表达。

  辉瑞制药旗下的钙尔奇以“骨气女人”为主题的营销探讨了职业女性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耐克以美国网球名将小威的经历,告诉你 “没人能规定你成为什么样的女性”。“赢得平等,才是胜利”——耐克广告结尾的字样一出,一些广告观众在社交网络上激动不已,“这才是品牌应该在妇女节表达的价值观。”

  【钙尔奇 骨气女人】

  事实上,广告从诞生以来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

  它被商业品牌所利用,向市场灌输产品的功能并让坐在电视机前的你乖乖打开钱包。美国纽约麦迪逊大道上的广告狂人们,从1950年代开始,为广告客户们赚取消费者的注意力。但我们从产品和广告当中渴望得到的,不仅仅是信息和功能,中产阶级们也渴望从他们所消费的产品当中,得到某种情感上的立场表达。例如政治、性别平等,同性恋权益等等。

  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社会更为明显。

  比如在圣诞节这样一个适合赠送礼物的时机,奥迪在西班牙的品牌广告认真地讨论了一番“男孩女孩适合玩什么玩具,到底有没有性别偏见”的问题。

  穿着粉色公主裙的芭比娃娃驾驶奥迪R8飞奔,想要说的是,其实玩具大可不必有“男孩爱玩车、女孩爱玩娃娃”的刻板印象。其背后反映的是玩具公司主张“性别中立”的态度越来越明显,不再给玩具贴上“男孩”和“女孩”的标签,加入这一阵营的还有美泰、孩之宝等等。时尚品牌也开始模糊男装女装的边界,虽然目前在不少人眼中这仍是一种关乎潮流与设计的趋势。

品宣广告

  奥迪广告

  而美国广告对于价值观的表达在特朗普登上政治舞台后更为热闹。

  品牌广告在超级碗、奥斯卡这样的场合谈论政治,从未变得如此时髦——充满争议的移民政策引发的激烈对抗,反映出当下的美国社会严重的政治和文化分裂。在每个政治派别的支持者都情绪高涨、充满分歧的时候,品牌也在追逐政治潮流的过程中,赚取了足够的关注。

  奥迪在谈论自大选以来就在激烈讨论的同工同酬;凯迪拉克的广告配合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黑白画面,大胆讽刺“我们正处在一个分裂的国家”;建筑材料公司84 Lumber让“美墨边境墙”成为讨论焦点;Tiffany在其官方Twitter、 Instagram以及《纽约时报》整版登出了给特朗普的公开信,反对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品宣广告

Tiffany给总统特朗普的公开信

  不夸张地说,你可以在过去一年的品牌广告中,对美国一年来的时事热点做一个总结。

  “对于更年轻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期待品牌旗帜鲜明地支持某件事,在10年前,品牌不那么冒犯公众就已经足够了。”百事可乐全球饮料集团前任总裁Brad Jakeman说,“然而如今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品牌守规矩,还要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促进社会变得更好。”

  在中国市场,外资品牌也正在表达对于一些社会偏见的态度。

  “我非常怕,自己流了好多血。”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子说。她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四周是中国农村常见的用泥土修建的房子。还有一个女生坐在山头,对着镜头欲言又止,“我觉得很害怕,感觉自己做错了事情。”她说。

  【护舒宝 蝴蝶计划】

  宝洁公司旗下的护舒宝品牌把这些都记录了下来。它到中国山区让一群留守女孩们聊起自己第一次生理期的经历。这是护舒宝“我就是女生”主题的蝴蝶公益计划,关注正值青春期的留守女孩,还制作了一部广告形式的微电影《第一次,不孤单》。在某种程度上,你可以从这个广告中看到品牌关注的社会现实,鼓励女孩们找到更多应有的自信。

  这部微电影在中国的一些广告大会上反复播放,也是宝洁宣扬自己价值观营销策略的一个显著案例。除此之外,还有SK-II曾经在2016年引发现象级传播的《她去了相亲角》。这个广告是在用“剩女”议题鼓励女性改变自己的命运。

  【SK-II 她去了相亲角】

  “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苛求,越来越挑剔……要想让品牌脱颖而出,打造常青而非网红品牌,必须要树立品牌价值观。”许敏在前不久的上海国际广告节上如是说,她是宝洁媒体和品牌运营总裁兼大中华区电子商务总裁。“这几年我们在品牌的态度、性格、人设上花了很多精力。今天消费者所寻找的,是能够有共鸣的品牌。”

  但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出于文化背景还是舆论环境上的原因,在中国市场,这些品牌的发声更温和。

首页推荐

李叫兽:如何制定方案式营销计划 李叫兽:如何制定方案式营销计划

摘要:营销计划有两种,一种是大纲式计划,另一种是方案式计划。大部分市场计划是大纲式计划。这样的计划,乍看似乎很[详情]

北上广:中国广告业的“三国演义” 北上广:中国广告业的“三国演义”

摘要:中国广告业发展多年,北上广一直稳居中国广告经营额排行榜的前三甲,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放眼未来,深圳、杭州[详情]

百度、今日头条和微博要在信息流广告战场怎么打? 百度、今日头条和微博要在信息流广告战场怎么打?

摘要:百度想通过信息流产品来抢占信息流广告市场的心思,其实早已路人皆知。今日头条2016年已经做到了60亿,大概是百[详情]

电视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