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了那么多年4A,你确定真懂问题出在哪?
摘要:近年来,4A的标准和规则开始遭受到人们的质疑,新时代4A公司面临武五大困境。我们改如何解读4A专业?4A为何被点颠覆?传统广告人如何不迷失自己?广告公司最重要的理论模型及技术工具是什么?沟通元才是创意的G点。
所有的4A公司都是原有4A模式的受益者,进行自我革命,是否真的有底气、勇气和决心?虽然,4A至今仍无找到有效的解决模式,但4A的问题应该正视,才有可能直面未来。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提出了六度空间理论,即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依托这一理论人们开发了社会化网络服务。
我们都知道,大众传播是工业化世代的产物。互联网世代,所构建的是全维度的数字生活空间,是以新型的人际传播为特点的世代。而传统4A固有的创意流程、商业模式、洞察经验等都已经与当今的商业背景有所脱节。
而且,所有的4A公司都是原有4A模式的受益者,进行自我革命,是否真的有底气、勇气和决心?虽然,4A至今仍无找到有效的解决模式,但4A的问题应该正视,才有可能直面未来。
(Ⅰ)首先,如何重新解读4A的专业?
问起4A,很多人会解释4A的含义是“美国广告公司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ofadvertising Agencies)的缩写,4A协会对成员公司有很严格的标准,所有的4A广告公司均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跨国广告代理公司。”这就是定义了一百多年的4A。
但是,面对复杂的传播环境,不能再用停滞了百年的眼光审视4A,过去很长时间以来,4A公司主要的商业模式是以广告创意和媒介投放为主的双向代理,是整个广告运动缺一不可的专业系统。现如今,超媒体技术的发展对这两部分业务的冲击却是最为明显,我们应该在宏观的时间轴上来进行观察。
若中国4A有楚河汉界,有三八线,有更年期
那一定是在多愁善感的2008年
中国4A就像人的成长,也历经了青春期、成年期及更年期。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青春期——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4A成员们渐渐的进入到华人世界里,从台湾、香港伴随外国品牌来到中国大陆。由于国内尚未允许外商独资广告公司的存在,所以4A公司往往与国内公司合资成立合资广告公司。
成年期——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8年
这阶段是广告传播理论和专业工具的“进口期”。广告业从简单的文字图画,升级为有理论背景和工具支撑的精英型行业。随着人才流动及行业交流,出现了广州4A、中国本土4A及外资4A,同时,本土广告公司和国际4A之间的知识差距不断缩小。
更年期——2008年至今,超媒体成为世代背景
全球化经济危机及互联网传媒的出现,导致国际品牌的传统广告经费缩减,客户中心从广州转移上海,在一定程度上变动了北上广的广告市场格局。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卫·奥格威、威廉·伯恩巴克、李奥·贝纳、罗瑟·瑞夫斯,在产品还未严重同质化,表现技巧还未被开发殆尽的世代(最重要的是那个世代,资讯还未全面透明,广告的奥秘还如此神秘,4P相对也比较平稳),大师们携着一个个真刀实枪的理论和案例,用创意才智与工匠精神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
那时候,广告公司受到客户尊重,是他们的观点和理念代言前端,走在世代的前沿,洞悉人性,广告创意落地帮助客户解决市场问题。
4A不变的专业核心价值就是:通过创意,为客户达成塑造品牌的目标。
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宋秩铭先生曾对4A的专业性做过深刻反思:
1.对品牌的了解及建设;
2.对品牌或产品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及创意执行;
3.创意还是根本,但广告创意的形式已多样化,涵盖各种形式的内容;
4.媒体整合计划及执行;
5.我们提供服务的价值可以明确被评估。
百年4A即使出现问题,但仍有贵重资产。只有真正认知4A的专业价值在哪,才能不盲从,避免无谓的消耗。
对内,4A广告人应该坚守核心竞争力,对外,必须提高学习和掌握超媒体创意及策划能力。
(Ⅱ)“互联网+”世代,4A为何被颠覆?
1、人才少了
现在的创意人纷纷将互联网公司,这个高薪、代言21世纪的行业作为最优选。
①首先,薪资待遇的差距,决定了人才在就业时的现实考量。
②其次,流水线、苦逼的工作状态及自豪感和归属感的缺失,让理想被踩到脚下。
③越来越多的创意人离开4A,或自主创业,或转入甲方内部,或转型数字领域。
造成的结果:
既让传统4A专业人才出现流失、断层;又让有能力进行数字营销发展需要的人才出现短缺。
可悲的是,4A还在用传统的思维和标准来招聘创意和客服人员,还视千元工资为皇恩浩荡,进行招聘实习生,使得很多真正有理想与报复与激情的非专业、无经验出身的创意人才、技术人才难以进入所谓的4A。
2、对手多了
今天,新媒体超越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也颠覆了受众的信息接触习惯,更改变了4A竞争格局。
①第一个对手:互联网平台。它们先有技术,然后大量引进4A创意人,再然后抛开广告公司主动对接广告主,不断蚕食4A的业务范畴。
②第二个对手:广告主。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告客户不乏专业人才,已然超越4A的教育。面对数字生活空间的营销传播,拥有更多的自我掌控意识,甚至设立inhouse公司(内部公司)。原来很多由4A提供的服务,客户已经可以自己解决。
③第三个对手:公关公司、社媒运营及其他类型营销公司。它们除了原有的业务之前,也开始提供全案品牌策划、广告效果监测、消费者调查执行等领域,4A公司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