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健明:为什么那些广告很Low,赚钱却比你多?(3)
一款蜂蜜主打来自陕北高原,蜂农老大爷天然采集,10-15天原酿,纯正野山花蜜。
文章末尾,要号召购买了,一罐500克的蜜,到底卖多少钱合适呢?
30元?
80元?
其实消费者也不懂,他是外行。
这里的关键是让他觉得很便宜。
文案是这样写的——
XX野山蜂蜜500g原价99元,现价49元,买两瓶装(500*2)立减9元,限量3000份!卖完即止。
这句话很普通,很多营销人都会用,但是下面这张图就显示出作者的智慧了。
某东同款99元
(不同包装,定制款由陈大爷代言)
消费者一看,换了个包装,就便宜一半,买!
反正喝蜂蜜又不在乎包装!能省50元呢。
或许某个办公室的角落里,营销人正在偷笑——这个99只不过是特意设置的产品,从不推广,用来证明产品值99就欧了。
这版优化过的文案,帮助企业多赚了38.4%的营业额。
再看一个更知名的企业,诞生在安徽芜湖,他们把坚果电商做成全国巨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是草根,他们比一线城市的营销人更懂大众消费者。
这个品牌你肯定很熟悉,你或许也经常逛他们的商城,而你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他的活动主题总是不停在变,中秋潮礼抢先购、夏日冰点价、端午优惠狂欢……但不管主题怎么变,下属的有一个优惠活动是雷打不动的,那就是满199元减100元。
点进去,值钱的坚果产品不多,大多是非主打的零食,甚至是一些边缘产品,比如饼干、果干。
但这不要紧,他迎合了大众消费者贪便宜的心态。
想象一下:你把商品一个个加到购物车里,加满199元,结算的时候却只要掏99,那感觉简直太爽了,好像营业员算错账,少收了你100元。
这就是他们的洞察:有一大批消费者,他们占便宜的欲望,大于追求品质的欲望。
而这也是中国的现状。
当媒体讨论消费升级,争论到底一年挣50万算中产,还是100万算中产的时候,还有大量的老百姓只能赚3000、5000一个月。
他们的订单,下给那些懂他们的营销人。
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业务员难招聘,人力成本高,客户难开发,媒体空置率高,利润微薄,您还在单打独斗应付这种局面么,有没有想过抱团取暖,共度寒冬?您利用您本地优势和优良团队,整合本地广告资源。我利用我平台优势,给您输送您当地有广告需求客户,您去与客户洽谈深挖需求。总部统一整合采购媒体资源,总部负责发票和税点,最高可达70%利润分成。广告买卖网和广告易每月有上万个优质客户咨询。另有广告买卖网咨询通会员项目,广告行业大会项目,传统媒体与微信朋友圈融合项目,临过期剩余广告资源实时交易平台项目均可结合自身优势开发。线上线下结合,广告行业互联网+,一般落地服务商合作,地区独家落地服务商合作,入股式战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可选。
详情请垂询:010-53711746,QQ:2881150499。
网址:http://www.51ade.com/fuwushang.html
机会难得,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