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广告观点 > 正文

艰难一年:DSP、RTB和程序化广告的2016年终反思

来源:互联网 编辑:好传媒网 更新时间:2017-02-07 12:00 字体:
  

  摘要:对于RTB和程序化广告而言,2016年绝对是很艰难的一年。有人说,今年Ad Exchange的整体消耗,降低了5成左右。虽然未经证实,但不是没有可能。RTB的下挫,也连累了整个程序化广告领域的萧条。所谓2013年程序化兴起,到2016年便发生回调,似乎正应证了那个著名的行业发展曲线理论。

  对于RTB和程序化广告而言,2016年绝对是很艰难的一年。

  有DSP跟我聊,说年初还不错,结果到了第二季度,就直线下挫。

  有人说,今年Ad Exchange的整体消耗,降低了5成左右。未经证实,但不是没有可能。

  RTB的下挫,也连累了整个程序化广告领域的萧条。所谓2013年程序化兴起,到2016年便发生回调,似乎正应证了那个著名的行业发展曲线理论。

DSP、RTB和程序化广告

  现在似乎在“幻想破灭期”,只是似乎稍微来的快了一点。

  一旦一个行业突然高速井喷人人可做的时候,这个行业就很难良性发展。国内的程序化市场,很符合这种规律。再加上这个行业如此特殊,充斥着眼花缭乱的新概念,又处在利益交织的核心,就注定了它根本没法安分。

  幻想破灭期会有多久?取决于我们多久认清程序化广告目前的虚妄,以及多久愿意走向价值回归。

  疯狂时代

  DSP的疯狂加速始于2013年。当SEM、EDM、流量包断和广告网络(Ad Network)都变得极为成熟或变得不再性感而无厚利可图,市场亟需一些新的可包装的东西来重新提振广告主的食欲,程序化变成了唾手可得又炽手可热的东西。

  说它唾手可得,因为DSP的本质,毕竟只是帮助广告主竞价的bidder,无需背后有特别的资源,接入广告网络就能获得大把资源(往往都是数以几十亿计的曝光),这对于那些过去从事ad network广告业务却苦于没有资源的广告公司而言,无异于天降祥瑞,雪中送炭。而实现RTB的技术,由于很多开源代码(含优化算法)的存在,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珠穆朗玛。据说,一个不错的技术,拿着开源代码改改,就能做一个DSP出来,凑合也能用。

  说它炽手可热,因为DSP的RTB投放方式太赞啦,按照人群进行甄别,革命性的以人为标的(而非以广告位置为标的),灵活、精准、效果导向,彻底颠覆了传统投放不能解决的白白浪费弹药的问题。这些闻所未闻的极佳概念,正好修补了过去所有模式的缺憾,无论是对于效果营销还是品牌营销,RTB都极为适用。

  DSP和RTB一时风头无两。

  2013年,全中国不到20家DSP,有一些还是海外的。2014年,超过50家DSP。2015年超过100家DSP。2016年,几乎每个互联网广告公司都是DSP。

  很多东西多未必善,中国人向来不缺乏一拥而上挣快钱的聪明,只是,随着赛道的拥挤,难免有些开始动作变形,有些开始抄近道,有些则直接干脆“倒着跑”。

  2016年,幻想破灭,或者反而是新生。

  人人都是DSP

  高速发展的程序化广告市场,让人人都无法容忍机会的错失。广告主很想尝试革新方法带来的“震撼效果”,广告公司则不可丢掉眼前的“战略机会”。结果,人人都说程序化,人人都是DSP。

DSP、RTB和程序化广告

  但问题是,彼时并非所有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都清楚什么是DSP,什么是RTB,什么是程序化广告。

  比如,ad network说自己能做DSP,其实没有什么资源是从Ad Exchange(ADX)中接入的,只不过把收来的流量,按照广告位做了一个媒体定向罢了。不过这已经是很良心的了,至少真有资源。

  又如,自己攒一个DSP系统,接入了ADX,便可以开始为广告主投放广告,其实优化能力、数据能力、服务能力基本啥也没有。这也还行,至少能真的去投放。

  或者,既不是ad network,也没有自己攒DSP,更没有像样的媒体资源,还是可以口称DSP,实质拿着的是一些“你懂的”流量。这个,不能多说……

  RTB不过几年光景,还算不上大林子,已经挤满了各种鸟。鱼龙混杂了,空气就浑浊。

  道德风险

  人人都是DSP的一个负面结果,是道德风险。

  RTB和程序化技术绝对不是创造了道德风险,但成也萧何败萧何,RTB“因人而异”的特点,也造成了广告对广告主而言,几乎不可见。过去,所有的广告在何时何处上线了,是可以看得见的,但RTB则只能依赖于事后的报告,上线广告的检查人眼基本上是看不见的。

  既然看不见广告,事情就开始变味。

  行业中开始流传一些毛骨悚然的消息,譬如哪一家DSP投了某门户的程序化广告,结果门户网站的服务器日志上毫无这家DSP有广告被投放过的任何记录。

  肉鸡、劫持、非人类的流量,被换上了新的皮,也摇身一变,说我们是RTB。

  另外一些,相对有良心的,把广告展现在色情、赌博等拥有巨大流量的地方,但在这些地方打你的广告其实绝对非你所愿。

  这些事情开始在行业内被流传、放大。一方面,把上面空手套白狼的玩法用的淋漓尽致,能挣到不少好钱,利润远远超过那些认真做投放的靠谱的DSP们,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光怪陆离故事多了,广告主也在反思,这个光鲜包装的革命性广告的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东西。

  2015年,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兴奋掩盖了质疑;而到了2016年,新鲜感慢慢消褪,质疑则猛然抬头。东风西风,此消彼长,由怀疑变成了恐慌。

  效果类广告主也未能在这波道德风险的泥石流中幸免。我们一般认为效果不可以“掺水”的想法是幼稚的,效果可以作假,只是相对难度高点,成本大一点,但如果CPA,CPI或者CPS的收益大于实际付出的作弊成本,作弊就难以避免。而“看不见的广告”又助长了这种趋势,并且降低了“作恶者”的成本。

DSP、RTB和程序化广告

  例如,2016年,汽车行业比较重灾区,因为汽车的CPL(cost per lead,CPA的一种)已经很高。我听说真正的做一个中端轿车的lead的成本(完全不考虑归因的情况下,按照last click来计算的成本)可能高于5000元人民币,如果正常做,没有任何广告公司能负担起如此成本,广告主也不会开心。而实际上,各广告公司承诺的CPL往往在1000元左右,甚至更低。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报价方式,我相信如果考虑归因(attribution),CPL可能在2000元甚至更低是合理的,但目前行业全部没有采用归因计算CPL,那么跟广告主承诺CPL低于1000元无异于“自杀”。

首页推荐

智能时代,你的产品需要更“场景” 智能时代,你的产品需要更“场景”

摘要:你怎样才能知道市场的需求,怎么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满足或高出客户期望呢? 智能时代悄然来临,我们的衣[详情]

野生文案如何在吹嘘成性的广告圈自处? 野生文案如何在吹嘘成性的广告圈自处?

摘要:同是天涯文案狗,哪来的三六九等,又哪来的文人相轻。 乐剑锋老师曾为广告行业的新人贡献了一本创意攻略书叫《[详情]

百事高价请明星,背后营销真相大曝光! 百事高价请明星,背后营销真相大曝光!

摘要:如果你的品牌只是一个名字,那么总有一天它会被另一个名字取代,你并没有给消费者们记住它的理由。 近期刚出道[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