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灵感也可以写好短文案的五个方法
摘要:灵感这东西没法规划,在没有灵感的时候,是否可以用一种理性的操作方法,把短文案做出意味悠长、不知不觉就看了二三十遍的效果呢?本文总结了没有灵感也可以写好短文案的五个方法。
短只是表相
施展开来你就会看到
啥叫收放自如
啥叫变化多端
短文案并不是一个明确、专业的概念,因为短小精干、易于传播、易于显摆文字技巧与创意智慧(就是逼格啦),往往让人印象深刻,所以习惯上就有了“短文案”的说法。
短文案的江湖危机四伏
老派的武侠片里喜欢探讨兵器的哲学: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在文案界的沙场上,一寸长未必强,但是一寸短是真险。写牛X了可以成为经典,成为艺术,像这样的:
非同凡想。
你值得拥有。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还有些短文案虽然不那么艺术,但是却以情怀制胜,成功地推出了专属意象符号和自标签文体(甚至比自家产品成功),而且还能借由网友的热情得到大力推广,比如我们熟知的凡客体、陈欧体、益达体……
但是,因为太容易被记住,短文案一旦写坏了,很可能走向游街示众被人扔垃圾一样的结局。
不知大家的记忆里是否有那种阴影般存在的短文案,就像这样的:
XXXX,咔咔就是发!
(某网站广告。即使忘记宣传的是啥,也会记得这种尴尬。)
你没事吧?你没事吧?你没事吧?(N遍之后)没事就吃XXX。
(某小食品广告。被问到拉朗日茫然……)
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
(!!!!!@#¥#%¥¥……%……)
(轰动一时的“雷人”宣传语,当年出现在宜春旅游政务网站首页。据说是当地旅游局精心策划的营销策略,还拿了个什么奖。)
也有很多人认为上面这些都是很成功的短文案,只要能被大家记住,能有效传播,甚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好文案,哪怕是丑、垮、怪、傻都不要紧。面对这样的观点,运营君竟无言以对。
在运营君看来,广告文案要追求的不只是“广而告之”,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品牌给用户留下一个有品位的印象,成功的文案应该不只是被大家“记住”,还要“爱上”,这样才能由“心动”产生“行动”。
短文案也许只给你一个词的机会
相较而言,长文案有足够的篇幅去表达层次丰富的信息,即便细节不妥,只要整体故事立住了,就可以基本完成任务。短文案是要在有限的字数之内打动受众,甚至“一词定成败”。
很多人都认为,文案是一个特别依赖感性存在的工作,灵感biu的一来,就齐活了。在习惯的认知上,我们一直都强调“感性”、“情怀”对艺术创作的重大意义,往往忽视了技术层面如何操作,让一些人对文案创作有了误解。
当生产文案成为日常工作时,指望灵感时刻暴发就太不靠谱了,我们需要凭借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帮助文案创意捕捉语言。其实很多前辈都总结过如何从思维拓展、思维规划方面来创作文案。今天运营君就集大成地……展示一些实用方法。
五种实用的短文案创作方法
思维导图联想
做运营的对这个东西肯定不陌生,做活动方案用它,脑暴用它,设计问卷用它……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我们头脑中的杂乱信息按照一定的条理可视化地进行展现。
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记录联想的结点,综合分析、判断联想词和产品或活动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只有简单信息的情况之下,宣传方向、理念都还未确定的阶段,思维导图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给我们提示,把握、规划思维推动的脉络。
举一个粗造的例子,假设某白酒品牌请运营君做文案,希望体现情怀与健康形象有关的内容,运营君的思维导图可能是这样的:
“情怀”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很难迅速选择出和人们内心对接的那个词,所以,由产品本身到“那个词”很有可能需要多个中转站,文案要尽可能地去联想中转站,它可能是酒的味道,可能是酒的原料,可能是喝酒的场合,可能是喝酒的原因。比如这样:
MECE分析法
简单来说,MECE是对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进行相关因素的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并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这个方法乍看之下跟前面说的思维导图关联法很像,但实际上有本质区别,如果说,前文我们是用思维导图寻找酒与其他东西的关联,那么MECE就是要拆解酒这个事物本身,尽量完善地把属于酒的元素分门别类地列举出来。
在创作文案的时候用这种方法,有达人建议借助九宫格列举产品优势的方式来完成,将产品或品牌放在中间,围绕这个词在周围罗列内容。运营君试着做了一个:
不知为什么,有一种看“优秀企业MV选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