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100个文案套路,却写不出杜蕾斯那样的文案?(2)
说的现实一点。东东枪你知道吧,奥美的资深创意总监,天天沉迷于相声和曲艺的东东枪老师,相声给了他无数的灵感,奠定了他的文案风格。梁伟丰你知道吧,BBDO的执行创意总监,也是一个音乐的狂热爱好者,给无数歌手写过词铺过曲,音乐奠定了他的文案风格。
这些例子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呐,你可以自己概括一下。
也算是“概括能力”的一种训练。
3、创意只不过是旧瓶装新酒
很多人说,哎呀我的创意不行,脑洞太小,怎么办呢?
其实,创意这个东西,要说简单也简单,要说难也难。
简单是因为,创意是可以用训练的;
难是因为,这个训练的过程可能会很漫长很痛苦。
先来简单看看创意到底是什么:
举例:小米,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
你可能会说,哇,真有创意,把一台手机描述成钢板的艺术之旅,真有创意,我怎么想不到。
你真的想不到吗?
当你拿到一台手机的时候,你从来没有思考过或者和朋友讨论过手机的材质吗?你从来没有和朋友讲过你的手机外观好看不好看吗?你从来没有将你的手机联想成什么别的东西吗?
你应该是有的。
很有可能钢板、艺术、旅行这几个字,在你没事观察手机的时候,你都想到过,但那个念头一闪而过,你只是忘了。
所以,创意,无非就是,面对一个客体,你提炼出客体本身的一些元素,然后进行联想推导出几个新的元素,再把我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创意。
而好的创意,并不是你联想到的新的元素有多么多,多么奇特,而是,恰到好处。
那么,怎么训练创意呢?根据上面的分析,写3点:
联想训练。我曾经参加一个4A公司的考试,其第一题就是“说说筷子的50种用法”。这就是联想训练法,有意识地,去想想一件物体的多种使用方式,以及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
时刻记录。充分利用你的手机备忘录功能。当你遇到任何的灵感,当你联想由眼前的事物到任何有趣的东西的时候,迅速把它记下来,格式如下:“看到XXX——想到XXX——又想到XXX”。然后,每天夜晚睡觉之前,看看今天的收获,这就是你自己的记忆迷宫。
训练组合。联想是只从一个旧元素推导出一个新元素。而组合,就是将若干和新元素和旧元素组合在一起。怎么组合呢?你知道中国的龙吧?那就是马头、蛇身、鱼鳞、鸡爪等等新旧元素的组合。我们要做的思维训练也是如此:
比如你可以找十张纸条,每张纸条上面写一个事物或者人的名称。随机抽取三张,编一个故事。这种训练,可以一个人进行训练,也可以在聚会时候作为朋友间的游戏,好玩又训练思维。
4、向嘻哈学习,来一段freestyle
判断嘻哈的词好不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啥?
节奏和韵脚。
文案也是如此。
哪怕你看了好多的技巧,洞察的好,创意也好,
但如果写出的东西,连基本的韵律都没有,
那你根本算不上一个文案。
毕竟文案,是一门手艺活,对韵律的把控,是我们的手艺。
什么叫做文案的韵律?
例如iphone7的广告语翻译。
英文原版是“This is 7”。
台湾版的翻译:这就是iPhone7。
也没错,但是普普通通。
大陆版的翻译:7,在此。
颇有武侠之韵味。
例如iPhone6P的文案“Bigger than bigger”。
大陆版翻译:“比更大还更大。”
也没错,但不知所云。
香港版翻译:“岂止于大”。
嗯,言简意赅,有韵律的好文案。
再比如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简直是文案中韵律之典范。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完全雅韵,但使用了顶针的方式,平仄也相对,非常利于传送。你要是写成“过年不能收礼,只有脑白金可以收”。那估计就销量减半了。
甚至说“怕上火,喝王老吉”。读起来也是颇有韵律感,如同乐府诗中常用的句式,朗朗上口。
OK,那如何培养韵律感?没有什么技巧,只有多读。读什么呢?有三:
古文和古诗。将《唐诗三百首》、《宋词一百首》、《古文观止》拿出来一遍遍读吧。
歌词。听歌不要仅仅听歌了,也要去多看看词。尤其是经典粤语歌词,韵律感无敌。
民国时期的小说。例如老舍、钱钟书、鲁迅、矛盾等等,好好读,慢慢读,不求读多少,只求好好品味。
5、三年之内没长进,趁早离开
这点就不过多解释了。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有个朋友,学的是理工科,但非要做广告营销。
三年前转行进入营销圈,但所在的公司很小,也需要自己写很多的文案。
但他写的文案几乎都惨不忍睹。
于是他报名了许许多多的所谓训练营,
也看了一大堆书,类似《文案发烧》、《文案完全训练手册》、《故事》等等,
还坚持每天在简书上写1000字。
他契而不舍地坚持了两年,但还是一样的烂。
写的东西如图流水账一般,平铺直叙,毫无亮点和高潮。
我让他去好好训练自己的思维,并且不要只阅读工具理论书,而要阅读文学。
但他说,他已经没法读进去文学小说,或者说,他无法从文学中学习到遣词造句的能力。
到如今,他在简书上写了100万字,却只有20个关注和100个赞。
于是我劝他,你还是别做文案了。
你以转行去做管理、策划、调研、媒介投放、销售都可以。
写东西这个事情,真的是七分靠祖师爷赏饭,三分靠自己努力。
你已经够努力了,但它不适合你。
其实写东西这个事情,写得好写的坏真的不足以称道。
我根本不奢求通过写东西获得什么财富地位,
更不希望自己写东西狗屁不通还去教别人怎么写。
“我们这些写文案的啊,很多人写了一辈子的东西。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对着别人骄傲并且若无其事地讲一句,这句是我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