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发媸徐妍:写了500多篇10万+,爆文套路都在这!(2)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选题时只追大热点放弃小热点,追热点的动机取决于你的目的,追大热点目的可能是为了传播,让更多人看到发现自己。追小热点的是为了吸引垂直用户,让该圈层的人觉得你很有吸引力进而成为你的用户。
追热点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理念要清晰,我们必须要拎的清追热点产出爆文的结果,不要寄希望于通过一次热点就能成为百万加的帐号,涨数万粉,又能吸引垂直用户,又能得到夸赞,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追热点可以追得很好,但是目的要单纯,或者纯传播,或者纯吸粉。
想要纯传播,那么选题就要尽可能写所有人都能看懂的东西,而不是往某个小的领域上去引导。对追热点背后不同的考虑,目的不同采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最终达到的结果也不同。
2、低门槛
爆文背后很深入的一个逻辑叫做低门槛,任何爆火的东西都存在这样的逻辑。比如前阵子非常火的APP《抖音》,它就是一款低门槛。能让人掌握某种技巧的工具,让普通群众也能像明星一样拍出美美的MV来获得大众粉丝。写公众号也是如此,如果你写的东西很多人能看得懂,那么它最有可能成为一个爆文。
这里举一个我们微博上转发将近1W的的例子,女生都知道SK-II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SK-II红”,我们立马想到:既然每个化妆品都有自己特定的颜色,为何不给它们起一个特定颜色的名字呢?
于是我们着手开始操作,当晚发出后不久就成为万转,它能成功一个是这些品牌本身就有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阅读体验非常简单,门槛非常低,内容只是颜色+名称而已,手指滑动几下就能看完。(点评:首先文字圈定女生这个特定属性人群,身份认同感立马体现,认识这些品牌又能满足人群的虚荣感,短短9个字的文案就包含了金钱和美丽2种欲望追求。如今用户都是碎片化时间跳跃式浏览,这样简单的文案+配图能立马吸引读者的眼球,做到卓绝群伦的效果。)
所以在产出爆文前,可以先权衡一下我们的选题是大众还是小众,是否有太多文化限制与知识门槛,一篇老少皆宜或者广场舞大妈都能看懂的文章,就很有可能成为爆文,因为他的传播成本非常低,不是只有特定人群才能欣赏。
3、高共鸣
做爆文共鸣一定要高,共鸣分为正向共鸣和反向共鸣。
正向共鸣是别人对你的认同,反向共鸣是别人对你的不认同。认同会带来身份价值的体现,不认同会带来争论,两者都容易产生爆文。
正向共鸣很简单,前阵子有篇比较火的文章叫《和广东省的人谈恋爱是怎样的一种以体验》,有个情感账号当时就写了很多这样称之为地域贴的文章,它会让整个省的人都对此感受到强烈的共鸣,我身边几乎认识的每一个广东男生都在转发。(点评:标题传达出和用户间的某种特定联系,让这些特指人群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用户自然随波追流。)
这是深夜发媸去年发布过的一篇100W+文章《排队等iPhone7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排队抢海澜之家》,首先它强共鸣在中国人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认同,文章提到的海澜之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这些品牌的崛起是我们中国人的荣耀,我们很需要“中国人站起来”的那种感觉,所以它戳中共鸣点后转发也是非常好。(点评:共鸣可以理解为大家感受相同的感受,人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视、声、闻、味、触。文章借助辨识度高的iphone、海澜之家这样的名物名企制造画面感,调起人们的情绪引起共鸣。)
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反向共鸣,反向共鸣就是有争议的东西,比如微博上就会有某些博主,哪个明星红他就去骂谁,这样就会产生争论,于是这条微博就会特别火,所以会有人写故意招黑的内容,这也是很容易产生爆文的。(点评:没毛病就代表没争议,没争议就难以引起共鸣)
4、新形式
方才所述热点、门槛、共鸣可能都需要一些文字功底,其实如果你的形式足够创新,即使内容稍微薄弱也是没有关系的。形式新这里主要指在手机屏幕上的展现形式,比如你的内容比较另类需要将手机横过来左右滑动才能看,用户就会觉得新颖,当用户有新鲜感时就特别容易转发,因为他需要让朋友知道自己在看一个“特别”的东西。
形势新最典型的代表是百雀羚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一组漫画广告,广告本身并没有令人深思的内容,它的成功在于形式“有趣、创意”,这种一图到底的表现形式即使看不懂内容也会让你分享朋友圈称赞。
4 明星效应启示:充分利用资源
这里再说一个特别的例子,明星效应。
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你不可能长期使用,但是偶尔掌握得当的使用也是有效带来流量的一种方法,生产爆文时候大家不妨考虑自己有没这样的资源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