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广告观点 > 正文

传统媒体里的“新媒体部门”要怎么活下去?(2)

来源:互联网 编辑:好传媒网 更新时间:2016-12-07 06:37 字体:

  在这些应用场景下,有更有力量的平台。如果我们能够改而作为内容提供方,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上生产内容,创建新的影响力,媒体品牌以及价值才可以延续。别人的平台好,我们暂时无法超越,我们就在别人的平台上唱戏,与我们最有缘的用户使用什么直播平台,YY、斗鱼、映客、手机QQ,我们就使用什么平台,并在上面生产优质的互动内容,让人们在这些直播平台上,记住并且再度信赖我们。

  传媒媒体通过直播平台吸引目标服务对象,作为依然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传统媒体在完全脱离原有的电视或报纸影响力模式的移动端上,我们用我们最擅长的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与互动的能力,再度聚集目标细分人群,通过不同的服务,建立并推介社群,而社群建立起来之后,又可以反过来对直播平台进行通知与推荐,形成脱离于电视的新的传播循环。

  直播平台与社群互动,再加上实体商家联盟的人际关系互动,就可以将目标人群转移到手机屏的新影响力中心上去,加上与直播平台同号的网站等配置网络产品的配合,就能够相对独立地以更符合用户习惯的新方式抓住移动端人群。这种方式,比媒体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去开发一款APP或者推介公众号,成本更低,更符合用户习惯,更容易产生持久效益。

  四、“新媒体”A计划无效的根在于,以旧的广播思维和单一的广告运营模式运营

  1、广播思维和传统广告思维是新媒体运营的死结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是流量,通过分享服务吸引用户,通过服务与目标对象形成强关系并争取形成持久互利的商务合作模式。它强调通道与价值转移,强调分享与共创,强调整体效应,强调以免费方式在后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并且,互联网方式是与目标对象共同完全传播,共同创造价值,可以通过各种标签手段,为目标对象画像,有办法通过持续服务锁定目标对象。

  传统媒体则是我做你看,传统媒体是以救世主,高人一等的面目出现的,我为你维权,我为你解惑,我为你服务,这种大众传播的广播思维,核心是针对不确定的大众对象进行信息轰炸。通过累积不确定对象的量来形成质变,形成话语权与推广力。

  它的逻辑是:好节目创造好收视率,好收视率创造公信力,创造广告营收,要么硬广要么软文,涉及有偿服务,就一定会收费。在这个框架中,一切都是可度量的,不存在免费或者共享经济的逻辑。而这个框架唯一不考量的就是流量在哪里?广告外的生存空间在哪里?边际收益在哪里?

  2、不记远景与全局的阿米巴制度会成为压垮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广播思维和广告逻辑本身就使传统媒体在架构设计中,缺乏导流与价值转移的整体规划。最为可笑的一个例证就是,大多数重视新媒体的传媒,其新媒体部门与其他部门是并列的,彼此互相不理解,互相不配合。而所谓生态系统的建立,其实首先并不是外部机构之间的合作共赢,而是内部资源之间的有序连接和有效整合,系统内部各单元能否弹性响应形成可扩展模块,能否形成合力与共振,才是考虑传统媒体转型的生死关口。

  现在,许多大公司推行将整体分割成为小核算单元的阿米巴制度,以为可以解决成本考核与内部结算的问题,它适合于以经销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公司,但是,许多媒体也这样做了,对于媒体来讲,这可能恰恰是产生更多新问题的根源。

  单一的广告运营模式使产业经理不断面对信用崩塌

  产业经理在展示传统媒体PPT时,把传媒包装成为无所不能的圣母玛丽亚。面对实质合作时,除了硬广软文,除了打折,产业经理其实什么资源都调不动,也无法为客户建立价值传递的通道,无法创造互利共赢的机会,看上去很牛逼的产业经理一上阵,牛就没了,成了女神玛丽亚。

  广播思维,收视率考核使栏目制片人无需也无法累积有效用户

  传统媒体对栏目的考核主要是收视率与广告附着力,媒体人痛并快乐着,大型活动、广场舞大妈聚会还能进一步见证媒体的影响力,随时可以诠释万人空巷热火朝天人山人海的含义义,但曲终人散的时候,又能留下什么?

  受众因广播而来,因节目宣传而来,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是吃瓜群众还是朝阳群众?或者是其他什么人?下一场活动,他们是否还能如期而至?如果不采集个人QQ、微信、手机等联络方式,不建立社群,他们是否还能持续成为我们的朋友?曲终人散以后,我们还能留下什么?

  新媒体人为一线网媒打免费工,且公众号同样采用的是广播思维,人人知我,我不知人,同样无法积累有效用户

  随着新媒体部门的兴起,部分媒体在节目和现场活动过程当中,建立起了扫码等规范动作。但是,扫码是扫传媒公众号,栏目公众号,某某APP?还是个人微信号?多数情况下,扫的是栏目公众号。由于传统广播思维的惯性,由于微信公众号有意的让粉丝人人知我,我不知人的产品设计,公众号运营者只知道自己有多少粉,不知道这些粉是谁,企鹅帝却知道是哪些人成为了哪些公众号的粉丝。大家为腾讯打免费工。

  新媒体人承担了对外宣传任务,有许多难于完成的指标指数,新媒体人上传推广,针对不确定的受众群体发布传统媒体的声音,执行我不知对方是谁的大众扫射,新媒体人擅长于与同级或者国家级网媒打交道,他们的工作让传统媒体得到了不少一线网媒颁发的荣誉,但事实的另一面则是传统媒体给新媒体部门员工发工资,为头条号等一线网媒打工。

  由于同样的广播思维,和公众号的天然陷阱,由于目标对象人人知我,我不知人,基本无法实现有效的社群组织与互动。大多数的传统媒体新媒体部门无法执行任何一项有明确目标的运营任务,是成本单元。

  传统通讯员系统不适应互联网时代,不适应社群工作,很难有效组织发挥作用

  由于传统媒体的老化,年轻受众的流失,通讯员系统也同样老化,这些原本应该生机勃勃的触角,由于其成员中不太会使用微信、QQ的中老年人比例过高,无法以网格化的思路,建立有效覆盖的网。并且由于欠缺赢利维生模式的设计,纯公益的服务性质的报料系统,也无法发挥类似于当年通讯站的任务。

  社群工作脱离整体价值链没有配套运营,无法变现,无法对整体运营做出贡献

  社群工作小组起到组织并服务受众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与运营板块结合,没有良好的顶层设计,无法为传媒运营作出应有贡献。

  五、给传统媒体老总的小建议

首页推荐

智能时代,你的产品需要更“场景” 智能时代,你的产品需要更“场景”

摘要:你怎样才能知道市场的需求,怎么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满足或高出客户期望呢? 智能时代悄然来临,我们的衣[详情]

野生文案如何在吹嘘成性的广告圈自处? 野生文案如何在吹嘘成性的广告圈自处?

摘要:同是天涯文案狗,哪来的三六九等,又哪来的文人相轻。 乐剑锋老师曾为广告行业的新人贡献了一本创意攻略书叫《[详情]

百事高价请明星,背后营销真相大曝光! 百事高价请明星,背后营销真相大曝光!

摘要:如果你的品牌只是一个名字,那么总有一天它会被另一个名字取代,你并没有给消费者们记住它的理由。 近期刚出道[详情]

电视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