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营销方案里常现的五大套路(2)
3、确实借势得别具一格。在信息爆炸年代,这个真是"难得一遇"吧。最近"借势"很成功的案例是:神州专车借势"滴滴合并Uber中国",发出了一封招聘启示。
有关"借势"性价比较高的做法是:少借"突然之势",多借"预料之势";重点借几个势;并投入相匹配的推广资源。
套路四:网感
"网感"这个词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甲方、乙方招聘有关社会化营销岗位的文案里。但是,近年来,"网感"被曲解为:大量使用各种流行的网络语言、网络文体。总之,就是文案里必须要带有:"宝宝心里苦";或者"我可以如何、如何,也可以如何如何"等等诞生于网络的热词、文体。
这样的热词、文体出现在文案里,确实会为文案增添一种可读性。但是,首要的是要符合语境,不是生搬硬套、不大量刻意使用。
然而,"网感"到底是个什么鬼呢?网感的本质还是要回归到一个好文案最应具备的素质:有同理心。他能洞察到这篇文案目标用户的内心世界,他能设身处地地想他们想表达什么?他能明白目标用户的日常场景里,经常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境语言?
比如:方太最近为其新品"高温蒸箱"打造的3 支"心灵鸡汤类TVC"。这些TVC表达的主题都是:"改不了加班的命,就善待加班的胃"。3支TVC分别针对90 后、80 后、70 后三类"加班人群"。
这些TVC拍得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文案写的特别贴切(我没有用"走心"这个词,因为只有贴切了,才走心)。对70后、80后、90后面对的生活、职场压力,内心的想法,拿捏地很到位。
我们来看看"70后"这支TVC:
套路五:网红、段子手、大号
从早年的大号、段子手,到如今的网红,这些早已成了社会化营销方案的标配。他们的作用就是: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充分运用他们粉丝的力量,形成口碑传播。
但是,现在的网红已是红彤彤一片,网红们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呢?
最近看到的一个网红脸盲症测试题,颇让人深思。你能认出以下图片里的网红都是谁吗?
所以,在用网红、段子手、大号上,建议的策略是:要么批量使用,要么锁定头部资源。不痛不痒地砸几个,真没太大意义;反而浪费了好创意。
最后还是想强调:套路不是什么贬义词。如何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这些套路?怎么谨防套路带来的陷阱?又怎么把套路玩出不一样?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想了解更多广告观点 ,请访问广告买卖网。
传统媒体广告与微信融合项目,可让广告传播效果扩大几百倍以上,现诚征代理商,零投入,高收益,现在工资基础额外每月增收万元不是梦。操作简单,适合所有媒体从业人员、广告代理公司,业务人员均可加盟,佣金可返个人。赶快加盟吧,咨询电话:010-56292999转898# 夏天
加盟地址:http://www.51ade.com/818_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