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流媒体如何沦为军方侵华工具?
摘要:言论已死,国家终于灭亡。
自有现代媒介以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通常都是媒体吸引受众的一块金字招牌。“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主流报纸就存在煽动反中情绪的情况。“九一八” 事变以后,公正客观的报道逐渐让位于“对既成事实的追认,造成了对军部独断专行的容忍和煽动,结果报纸被军部完完全全地利用了。”
溃败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日本媒体的战争责任
我选择图书,很多时候借助“导读”。
资深传媒人朱学东对《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一书的介绍,就是极好的导读。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空前灾难,而在十几年后的1945年,在本土接连爆炸两颗原子弹后,日本政府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其时侵略者留给本国国民的是难以计数的生灵涂炭和已成焦土的一片废墟。
发动战争者除了加害于被侵略国家,对于本民族亦是万劫不复的罪人。
战后,除对战争罪犯施以严厉刑罚之外,中日思想界、文化界对于侵华战争责任的反思与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就是这样一本专著。
前坂俊之通过翔实的资料梳理辨析,分析反省日本新闻界尤其是主流报纸的战争责任。认为日本新闻界尤其是主流报纸,对日本走上对外战争的军国主义自我毁灭之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个责任,就是日本主流新闻界在决定日本命运的关键时刻,在威逼利诱之下,从退守,到沉默,到屈服,顺从,一步步弃守了自己作为社会守望者的角色,放弃了向公众揭示真相的责任和努力,最后完全彻底沦为军部的工具,主动配合作恶,通过舆论误导日本人民,把日本引上了毁灭之路——溃败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通往墓地的道路,是用一块块墓碑铺成的。
中国人民的朋友、日本第55任内阁总理大臣、著名记者和政治家石桥湛山更留下这样的名言:“如果说存在力挽狂澜的方法的话,那就只可能是言论自由的力量。如果言论自由被压倒,完全窒息了话,国家一定不会有前途。”(——摘自石桥湛山,《真正的爱国之道——保障言论自由》,1931 )
不多引用了,还是读朱学东的文章吧。
朱学东:言论既死,国家即亡
前坂俊之的《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一书,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
过去谈战争,反省战争灾难,尽管也会提到舆论在其中的作用,但很少会有像这本书一样,专门从媒体的角色变化角度,审视媒体对于支持战争应该承担的责任。
前坂俊之通过翔实的资料梳理辨析,分析反省日本新闻界尤其是主流报纸的战争责任。前坂俊之认为,日本新闻界尤其是主流报纸,对日本走上对外战争的军国主义自我毁灭之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个责任,在前坂俊之看来,就是日本主流新闻界,在决定日本命运的关键时刻,在威逼利诱之下,从退守,到沉默,到屈服,顺从,一步步弃守了自己作为社会守望者的角色,放弃了向公众揭示真相的责任和努力,最后完全彻底沦为军部的工具,主动配合作恶,通过舆论误导日本人民,把日本引上了毁灭之路。
前坂俊之的这个判断,在日本媒体沦陷的过程中曾有前辈新闻人指出过,这也是日本战败后新闻界的反省。
日本主流报纸在战前走上这条不归路,是非常耐人寻味。
(二战时期《每日新闻》报纸版面)
日本的报纸,虽然受政治影响很大,但却不是党派报纸,也不是军部从属,而都是财务独立的民营报纸。在经历大正民主时期后,这些主流报纸在日本已经具有了很大的势力,是日本社会生活中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
日本主流报纸从对军部的被动胁从到主动配合,从溃败到沦陷,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期间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像样的抵抗努力。
溃败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通往墓地的道路,是用一块块墓碑铺成的。1931年,日本主流报纸对于“九一八”事变的言论和报道,为自己、也为日本帝国走向灭亡,铺下了第一块墓碑。
自有现代媒介以来,爱国主义和排外的民族主义,通常都是媒体吸引受众的一块金字招牌。日本主流报纸也不例外。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主流报纸就存在煽动反中情绪的情况,比如奉天特务机关中村大尉因为间谍活动被杀事件,大阪朝日新闻和东京朝日新闻表现得都非常激烈,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对这些报纸的表现感到很高兴。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朝日新闻一下子从过去批判军部转向了支持军部,不仅用大量的版面、图片等大规模报道,对既成事实进行追认,同时也在言论中全面支持军队,更在报社公开公告向军队捐赠慰问金,并留出大量版面刊登民众捐赠情况,形成了民众对事变狂热的拥护和支持;至于《每日新闻》,则刊发了大量的言论,成为满蒙权益论狂热的支持者,以至于有了这样的说法:“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报社内部一部分人自嘲似地称其为《每日新闻》赞助、关东军主持的九一八事变。”每日新闻的社长甚至在美国25家报纸上发表了九一八正当性的文章。
(二战前的《朝日新闻》报纸版面)
主流报纸不仅为军部的行动背书,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对民众进行舆论引导,形塑了支持军队的狂热的社会氛围。前坂俊之认为,这是日本主流报纸言论自由和真实报道失守的一个关键时刻。
1932年1月28日关东军策划的上海事变中,在军部的信息操弄下,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通过新闻报道、引导捐赠慰问金,和征集歌曲等活动,积极参与对所谓“爆破三勇士”的“军神”的炮制,“运用它们压倒性的影响力向社会发布了大量整齐划一的信息,将国民卷入一个巨大的潮流中”,事实上,这个所谓三勇士的新闻是假新闻,“这样被虚构夸大的新闻,人为地制造出极端的排外主义、狂热的为国牺牲精神、大和魂等,使军国主义更加膨胀,造成了数年后自我灭亡的命运。”而这成为战争后期所谓神风特攻队“玉碎”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