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定位,要清楚自己为何而出发!
摘要:永远要清楚,我们为了什么而出发。
01
当你有了内容的差异化聚焦思维之后,那么就意味着,你做内容运营的起始方向,基本就不会犯错。但方向正确了并不意味着最后就一定会成功,因为通往成功,你还需要走上一条快捷,正确,以及少有人拥挤的道路。
对于发现这条道路的过程,我称之为内容的定位。
是的,如果内容定位极其精准,那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你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对于如何寻找这条道路,大多数人起始是模糊不清的。
我的公众号里有一位读者是做火腿,腊肉等网店生意的,他加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兄弟,我是做火腿生意的,我的公众号内容应该写些什么呢?
额,你可以写写火腿的科普知识啊,比如如何区分火腿的好坏,火腿如何可以储存很久,金华火腿和云南诺邓火腿有什么区别等等。我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回答,心里想着说不定解答完问题他会送我一只火腿。
我写过啊,可是写着写着就发现没东西可写了,他苦恼着。
额,那你可以再写写火腿的烹饪技法。例如如何烹饪火腿最好吃,炖汤,炒菜,烘烤……这样的内容你可以写很多吧?说不定你要是做出了一个“火腿版一条”那样的公众号,那你就不愁卖不出火腿了!我继续回答,口水都流到了键盘上。
那个我写不出来啊!兄弟,你别看我是个卖火腿的,但这火腿到底怎么做,我其实很少研究的,虽然也知道个大概,但也只能忽悠忽悠买家,你要说真写文章,我写不出来。
额,那你可以写你们店铺的一些故事,火腿的产品,打折的促销活动,客户的反馈,去火腿企业参观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好写,而且还可以持续输出。我继续应付着。
兄弟,你别糊弄我,这些东西谁会去看?
他说完之后,又回给了我一个微笑的表情。我的火腿就这样没了。
02
以上只是我在做微信公众号时遇到的众多反馈问题的一例,但我觉得这个例子很有代表性,就是很多没有内容运营思维的人在初做内容时,很容易发蒙。
不知道到底该写什么,该发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内容该如何定位,所以这时候,我不妨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参考,来对自己的内容定位有一个初步性的确立。
首先,你做内容定位的原则之一,就是要确保定位后,可以让自己或者团队有较高频持久的内容输出能力。
这个原则,其实很多人在做内容定位前,都非常严重的疏忽了。
下面说个故事:
身边有两位朋友,是我在互联网创业群偶然认识的,既然能在这个群栗,各位都懂得,大家基本上天天没事就思考着如何去创业。
前一阵看到papi酱的视频很火,我的这两位朋友也琢磨着打算做一个视频类的公众号,拍点搞笑的吐槽小视频,说不定也能复制成功papi酱!但当我向他们俩简单说了说关于内容运营的差异化聚焦之后,他们顿时改变思路,认为搞笑的视频别人都在做,那不如我们另辟蹊径,做点别的内容!
那做什么内容呢?做……就做情感类的短视频!而且要以悲伤为主。要有漂亮的女主角,要外拍,要5分钟短平快,要拍出张嘉佳的感觉,最好用户看完就能哭,哭完还想看,再看继续哭。
他们俩策划的手舞足蹈,兴高采烈,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打断。
我说你们打住。
先不说这个内容的成本有多高,实现起来有多难,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内容能否在刚开始快速的输出?写剧本,找人,对台词,取景,拍摄,剪辑…..这中间的内容完成链条有多长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连papi酱这种拿着手机直接就拍的视频内容输出都才勉强的保证一周一部的频率,你们的内容能做到两周或者三周输出一部我其实都是要打问号的。
说得他们俩面面相觑。
在做内容运营,内容创业,做自媒体,前期内容的高频输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在刚开始,输出内容就很慢,例如发文章很长时间才发一次,那你绝对是收拢不住任何用户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自媒体人,网络小说家在刚开始的时候会疯狂的写,而当自己有了一定名气之后,便会慢慢缩减内容输出的频率。因为前期的收拢的用户已经足够,完全可以保障稳定的自传播。
03
我们之前在做车险公众号的时候也犯过类似的问题。由于那时关于汽车类的内容各家平台都已经做的非常深了,我们也是突发奇想,决定不走寻常路,做漫画类的汽车内容。我们甚至设计了形象,设计了剧情,设计了风格,设计了调性。看似一切都美好,打出了差异化聚焦,但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个关键问题:我们的内容无法高频持久地输出。
虽然有自己的手绘设计师,但实践之后才发现,想做出一期漫画内容,从写策划脚本,文案,给到客户审批,拿回来画,修改等等,这中间的创作链条还是很长,所以我们的内容高频输出保持的很累,甚至当最后手绘设计师辞职之后,我们发现连稳定输出这一点,也失去了。
所以说,在内容定位的伊始,运营人就要可以预见到自己的内容在未来是否可以高频,持续地输出。不然,你就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内容定位原则的第二点:你对内容定位一定要来自于对于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
这个需求,可能是用户对于功能或者知识方面的需求。
例如你们看我的公众号,这就是源自对于运营知识的需求;这个需求,也有可能是来自用户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例如大家看鸡汤类的内容,获得了慰藉;看八卦,获得了猎奇;看papi酱,获得了愉悦等等。
总之无论如何,你的内容定位,一定要能满足用户的一部分需求。
04
在这方面,我想举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它是一款垂直音乐类APP。该音乐APP于2014年正式上线,在当时诸如喜马拉雅,QQ音乐等巨头林立的音乐播放市场瞬间打出了一个切口,成功切入,两年左右逐渐风靡90后,尤其是95后的群体。我认为这个音乐产品就是内容定位成功的经典案例,定位成功的原因,就是源自该产品创始人对于用户的深度接触以及敏锐洞察。
在与用户接触的过程中,该创始人发现了二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