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兽:用户讨厌你做营销不如试试这4种方法(2)
所以朋友圈很多成功的、没有引起反感的广告,更加像一个朋友的说话(比如用拟人化的语气)。
(图:某电影朋友圈广告,像一个好友跟你的说话,
这是用户在朋友圈场景下本身就要做的事情,没有阻碍用户的目标)
而如果违反这一点,则很容易引起反感(因为你阻拦了人家的目标啊,不反感你反感谁)。
(3)新闻客户端信息流广告
比如你要在新闻客户端投信息流广告,应该怎么减少反感?
很简单,你就问自己:用户在新闻客户端场景下,本身可能想完成什么任务?
当然是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所以你设计的广告自然也要有这个特点:像一个新闻消息一样,告诉用户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比如上周组建的信息流广告研究小组中,有个案例企业飞贷就这样尝试过。
同样是在腾讯新闻客户端投信息流广告,你猜下面哪个点击率高、用户反感少?
第一条:急用钱?飞贷额度高达30W,无抵押!
第二条:《华尔街日报》整版报道,飞贷在美国火了!
当然是第二条——第二条更像一个告诉你世界发生了什么的新闻,这是用户在新闻客户端本身就要做的事情。
而如果飞贷在支付宝APP上投广告(当然支付宝肯定不肯),哪个更不反感?
当然是第一条,因为第一条更像用户在支付宝环境下的目标,感知目标阻碍更小。
(4)分众电梯广告
再假设一个场景,分众电梯广告,让广告更加具备什么感觉,用户更加不会反感?
很多人试过在分众广告上写走心文案,但效果一般——废话,谁会在一堵墙上看情感故事或者笑话段子?这不是我们在看向一堵墙的时候本身可能要完成的任务。
那么分众电梯广告应该按照什么思路呢?
你只需要问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当用户看向一堵墙的时候,他们期待的信息上什么?
在墙上,当然看通知比较多。(想一下古代揭皇榜的感觉)
所以,分众上很多成功的广告,给人潜意识上有一种通知的感觉。
比如“高档装修,不用大理石,用大理石瓷砖”——好像通知你有这种产品。
比如更加直白的,前几天我在小区电梯拍的:
现在你明白了吧:用户在任何一个场景下,总是有它这个场景本身就想达到的目标,如果你的广告阻碍了这个目标,即使他本身很喜欢你,这时候也会反感。(就像一个本身喜欢美食的人,也会对玩游戏时对递上来的美食反感。)
而你要做的,就是让广告更加符合用户本身在这个场景下要完成的任务。
照这个思路,你几乎可以找出任何一个场景下减少广告反感的方式——
电视广告,让人有种节目的感觉;电影前广告,像预告片的感觉;网红卖货的广告,最好是网红自己在用这个产品的经历(因为人们跑来你这里就是想看你的);百度搜索广告,让标题看起来像一个答案……
这下你理解支付宝的“蚂蚁信用分”营销为啥让人这么反感了吧?因为消费者跑到支付宝上很多是为了理财和转账,这时候你跳出一个社交相关的营销,人们当然反感。
而如果这个活动出现在陌陌上甚至花椒直播上,用户甚至可能赞扬呢(因为这像用户本身在陌陌上就像完成的任务,没有产生目标阻碍)。
总之,别拿于用户当下场景不想干的东西去烦他们,他们真的会很烦。
2.感知广告杂乱
现在,请你假设自己是一个普通的用户,下面2种视频贴片广告场景,判断一下哪个你更反感:
爱奇艺视频开头的60秒贴片广告(没有买会员);
看电视剧看到第29分钟,突然插入5秒广告(没有买会员);
我在自己团队试了一下,大部分人会觉得第二种更加让人反感。
可是为什么?这两种广告明明都阻碍了用户目标(前面讲的),而且第一个广告明显时间更长啊?
这是因为同样是对用户形成干扰,第一种广告的确定性更高(我们每次打开视频都知道这里会有广告,这是确定和默认的事件)。
而当一个人面临更加确定的事件时,他就会不那么容易感觉到“控制感丧失”,也就没那么反感了。
比如,假设你是一个小学生,同样是担心挨揍,下面2种表达,哪个更让你不安?
你等着!周四放学我找隔壁班大熊来揍你!
你等着!未来一周我找些人来狠狠揍你一顿!
大部分时候是后者,因为后者对你来说确定性更低。而前者的话,你已经知道了挨揍的时间(周四放学)、地点(班级附近)、实力对比(大熊VS你)、严重程度(调查下大熊揍人一般多严重),实际上提高了控制感。
所以,同样的道理放在营销上也是一样:如果你一定要打广告干扰消费者的目标,那么就应该用可预期的、确定性的方式出现,让消费者能够预期到你打广告。
比如像小马宋那样,每次公众号打广告都预告说要打广告:
(更难能可贵的是,每次打广告的方式、位置都类似)
或者还有更直白的,这些广告你也不容易产生反感(因为你形成了确定感,看广告前已经预期这是广告):
再比如某知名洗发水广告,也直白地说了我打广告这件事:
“其实第一次听说要拍洗发水的广告,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还有大量的电视节目赞助中,每次都在固定时间固定关节告诉大家赞助商名单。
而有些营销活动或广告,经常在用户非预期的时候出现,就更容易引起反感。
比如支付宝如果开机启动页每天打广告,用户并不会反感;但是就用着用着突然发现某个营销活动,就容易反感。
这也是微商朋友圈如此让人反感的原因:他们让你的朋友圈变成了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不是广告。
所以,要减少反感,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用户在看之前,到底是不是已经预期到了这有广告?
3.理由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