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活动结束后,如何防止新用户大量流失?(2)
就拿我自己运营的微信群举例,群名叫做「不一样的新媒体运营」,但吸引来的成员并非都是新媒体从业者,也有产品汪、设计狮等其他人士,但你能说这些人对群无益吗?相反的,你们眼中的“外行人”在群里也有不小的贡献。所以,虽然群成员不够精准,也做不到十分精准,但最后社群能持续输出价值,于我来说,目的已经达到;与你我来说,咱们都能从中汲取养分。两全其美,不是吗?
如果你想加群,请于公众号:边铁轴(ID:bianyx_0117)后台回复“进群”二字。
综上,一场活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拉来精准用户,活动的目的还包括品宣及其它。所以,活动吸引来的是否是精准用户,也不应该是活动优劣的唯一评判标准。
3、活动过程
活动契机和活动目的讲完了,接下来是最繁琐的活动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人人都要扮演运营的角色。吃苦受累、工作琐碎,还要准备随时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
总有人希望能在问题来临前想好对策,但这不可能。你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在你有限的能力范围内给出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制定出来的规则,必然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其中一些负面效应是你能预见的。
能预见的问题,就提前想好解决方案。对于不可预见的负面,只能待问题出现之后及时解决,这时考验的就是你的反应速度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你就选最贵的。
4、活动结果以及改进
活动结果自不用说,一切待结果揭晓,做好活动总结,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想搞出一场漂亮的活动不简单,要考虑的因素太多,评判标准也不唯一。根据不同情况,必须做出取舍。人人都希望能达到理想国度,但你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就必须实际一点。
再谈留存
留存率靠三点:内容质量、及时互动、两方连接。
1、内容
根据活动类型来决定活动结束后1~2周的内容。拿新媒体运营举例:
如果是小型活动,带来的粉丝量有限,这时保证活动结束后1周内的原创文章比例,并且多追一些热点。无论是原创文还是热点文,都是为了保证用户的活跃度。因为相比于一般文章,原创文章具有独特性,热点文章具有时效性,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活跃程度。
活跃度有了,留存就有了。我最怕的就是,有的人拉来了新用户却不搭理他们。就像一个男人把喜欢的女人追到手以后突然冷淡了,你说这女人心里的滋味儿能好受吗?
如果是大型活动,带来大批用户,且这批用户和以往用户的属性差不多,同样保证活动结束后1周内的文章质量即可(原创+热点)。
还有一种情况:一场大型活动带来的大批粉丝和老粉丝的属性有差异,这时是该遵从新用户的口味,还是迁就老用户呢?我觉得要看两方的比例。如果老用户的量级庞大,那就继续遵从他们的口味,如果粉丝基数小且带来大批新用户,那就偏向新用户的口味更多一些。
像咪蒙在写了一篇《致贱人》之后大火,紧接着又写了一篇致贱人的翻版,为的就是讨好这帮新用户。
总之,活动结束后一定要保证内容质量。
2、即时互动
刚才我说了,最怕新用户来了之后,你不搭理人家。
那你要想和新用户互动的话,该说点什么呢?
新用户有问题?赶紧解答,态度好一点儿,别学和菜头。你又不是秃顶的中年猥琐大叔。咱都是靠脸吃饭的人。
新用户跟你搭讪?赶紧撩一撩,要撩得恰到好处,卖个萌犯个二,但别抽风。
新用户没反应?很正常。他不说话,你就主动一点。
不仅要互动,还要互动得及时。新用户对你的耐性不足,所以你的速度要够快。
刚刚关注你的新用户,就好比刚刚追到手的妹子,千万不能松懈。
3、两方连接
其实今天的主题,前两天在我的社群里也讨论过。有位大师给出了四个字的答案:价值输出。
这个词儿太大了,用在哪儿都挺合适的。
但我后来想了想,好像不应该是价值输出,是两方的连接才对。能输出价值的企业太多了,但我为什么喜欢他却不喜欢你?
我关注了大量的运营类公众号,他们输出的内容都是一流的,但我喜欢姑婆多过其他公号,更多的是因为我喜欢运营姑婆的腿哥。因为我们对味了,王八看上绿豆的事儿。
运营者拉来的粉丝一定要和自己对味才行,否则为了KPI拉来一帮看不顺眼的用户,你们之间必然不能好好玩耍啊!
总结
要想避免活动用户大量流失,首先确定活动目的是否正确合理,然后才是想办法提高留存率。
釜底抽薪而非扬汤止沸。这两个成语的意思,你一定都懂。
想了解更多广告观点 ,请访问广告买卖网。
传统媒体广告与微信融合项目,可让广告传播效果扩大几百倍以上,现诚征代理商,零投入,高收益,现在工资基础额外每月增收万元不是梦。操作简单,适合所有媒体从业人员、广告代理公司,业务人员均可加盟,佣金可返个人。赶快加盟吧,咨询电话:010-56292999转898# 夏天
加盟地址:http://www.51ade.com/818_71/